宝马集团10年来首次发布赢利预警

2018-2019财年,对于汽车来说,属于流年不利的多事之秋。据德国商报报道,宝马集团营业利润率下滑,并且十年来首次发出赢利预警。

对此,宝马集团表示有一些外部的影响因素导致了这个状况,首先是新的排放测试规则WLTP,对生产和销售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消极影响;其次关税提高导致在美国生产的宝马汽车销往中国的成本大幅提高。此外,因发动机问题导致的在韩国市场的召回行动也影响了营业利润。

然而,宝马集团首席财务官尼古拉斯·彼得(Nicholas Peter)表示,赢利状况不理想还有一些内部诱因。虽然2018年的销量同比有所提高的,总量达到249万辆整车,但在销售额、利润和现金流方面同比出现滑坡。

2018年,宝马集团的销售额为974亿欧元(约合7518亿元人民币),比2017年少将近8亿欧元(约合62亿元人民币)。税前息前利润同比跌幅达8个百分点,仅为约91亿欧元(约合702亿元人民币)。税前利润跌幅一致,仅为98亿欧元(约合756亿元人民币)。营业利润率缩水到9.4%,税前利润率为10.1%。

其中,利润缩水最多的是集团的主要业务部门——汽车部门。

2018年,汽车部门的营业利润缩水幅度高达22%,仅为62亿欧元(约合479亿元人民币)。营业利润率下降了2个百分点,仅为7.2%,这是十年以来首次低于8%的目标。造成这个局面的原因包括销售情况、货币兑换因素、以及不断升高的成本。

2017年时,宝马集团首席执行官科鲁格(HaraldKrüger)曾公布过“宝马历史上最大的车型攻势”,希望可以在2020年时携三大品牌宝马、Mini及劳斯莱斯重回豪华车第一的宝座。

在销量方面,2018年同比上涨幅度有限,未能显著缩小与梅赛德斯-奔驰的距离。尤其是核心品牌宝马表现欠佳。虽然在中国市场仍然取得了7.7%的销量增长,但欧洲和北美市场都不景气。

销量的降低对应的是成本的增加,虽然制造成本可以控制在允许范围内,但市场、管理、人事和研发成本均摊下来的单车成本会升高。

此外,由于大力发展电动汽车和无人驾驶技术,宝马集团的人事成本和研发成本都大幅提高。在扩充员工队伍的同时,投资额度也大幅攀升。2016年用于建设新工厂和采购新机器的费用为37亿欧元(约合286亿元人民币),2018年已经增长到50亿欧元(约合385亿元人民币)。这些费用主要用于在墨西哥兴建一个新的生产基地,以及扩建美国和中国的产能。同时,宝马还在改装部分现有生产基地用于电动汽车的生产。

不断攀升的费用对现金流又带来压力,汽车部分的现金流从44.5亿欧元(约合343亿元人民币)下降到了27.1亿欧元(约合209亿元人民币)。加上汽车金融和发动机部分,现金流为负28亿欧元(约合216亿元人民币)。

此外,宝马集团还面临高额欧盟反垄断罚款,以及高企的产品研发费用。一方面,宝马需要像其它汽车制造商那样继续处理柴油危机;另一方面,需要同时满足欧盟不断收紧的环保规定。在严峻的形势下,宝马宣布要大规模降成本,为将来的发展储备足够的资金。

在近日召开的宝马集团股东大会上,有股东对宝马高管团队的表现非常不满意,要求高官们进一步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并且要求首席执行官科鲁格出台更有力度的电动车战略,加快电动车发展步伐,直面特斯拉带来的挑战。但科鲁格表示不能完全接受这个要求,宝马集团会继续坚持多个驱动方式同时发展,不会将电驱动作为唯一的发展重点。


发布日期:2019-05-20 11:19:16  
来源:凤凰网汽车
  •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图片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