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网通社从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自2019年6月21日起废止《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2015年第22号),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批符合规范条件企业目录同时废止。
此举意味着,在业内存在近4年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白名单”正式取消。而随着动力电池白名单的取消,此前因“白名单”暂离中国市场的日韩动力电池巨头有望加速回归,国内动力电池产业将正式迎来“洗牌”时代。
1、以政策为基石,加速本土电池产业发展
2015年3月24日,为引导和规范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健康发展,工信部制定了《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宣布自2015年5月1日起,企业按照《规范条件》要求,通过“汽车动力蓄电池生产企业管理系统”进行在线申报。自2015年11月开始,工信部先后发布了四批符合《规范条件》的企业名单,共57家电池企业入围,其中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天津力神等我们熟知的国产动力电池企业。
相比之下,三星SDI、松下、LG化学、韩国SKI等日韩动力电池巨头始终未能进入“白名单”目录,由于未能进入“白名单”,多家日韩动力电池巨头的在华发展计划被迫搁浅,其中三星SDI于2017年初宣布暂停西安动力电池生产基地二期项目;LG化学则将其南京电池工厂生产线及相关专利打包转卖给了吉利集团旗下的浙江衡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根据动力电池应用分会研究部数据显示,2018全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装机总量为56.89GWh,同比增长56.88%。从电池企业方面来看,宁德时代以23.43GWh高居榜首,占比41.19%;比亚迪位列第二,装机量为11.43GWh,占比20.1%;国轩高科紧随其后,装机量为3.07GWh,占比5.38%。
前三家电池企业装机量之和占总装机量的66.67%,可以说依托动力电池“白名单”的推动,本土动力电池产业得到了高速发展,并“垄断”了国内纯电动车电池市场。
2、搁浅三年,日韩电池巨头卷土重来
按照当前出台的政策,中国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将在2020年底全部退出,除了对动力电池企业和主机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外,也为海外动力电池品牌进入中国扫清了障碍,可以预见包括三星SDI、LG化学、松下等电池巨头将在未来2-3年内大举进军中国市场。
事实上,进入2018年以来上述外资品牌早已为“重返中国”进行秘密“备战”。
2018年7月,LG化学宣布投资20亿美元在南京建设了32GWh动力电池项目,该项目预计今年10月开始量产,2023年全面达产;
2018年8月,韩国SKI集团宣布将在江苏常州建设电动车动力电池工厂,该工厂预计每年可生产7.5GWh的动力电池;
2018年12月,三星SDI低调重启了暂停2年的西安动力电池生产基地二期项目;
2018年12月,松下宣布将投资数亿美元,用于将其大连动力电池工厂的产能提升一倍。
本次“白名单”正式废止,将进一步加速日韩电池巨头的二次入华进度,国内动力电池产业也将迎来新一轮的竞争。
3、内忧外患夹击下,国内动力电池产业进入“洗牌”时代
内忧:主机厂押宝自产电池
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持续高速发展,作为新能源汽车“心脏”的动力电池行业也越来越受到车企的重视,部分主机厂选择了押注该领域,自建或合资设立电池工厂。
据不完全统计,自2017年起,上汽集团、吉利集团、东风汽车、一汽集团、北汽集团、广汽集团、华晨宝马等多家主机厂分别与宁德时代建立了合资公司,用于生产和销售汽车动力电池。除选择国内动力电池企业外,今年6月,吉利集团附属公司上海华普国润与LG化学成立合资公司,用于生产动力电池。
作为新能源汽车最核心零部件之一,动力电池的充足稳定供应能力影响到整车厂核心生产能力。主机厂与动力电池巨头建立合资公司,有利于保证动力电池的稳定供应和安全把控。同时,对于电池企业来说,与主机厂建立合资公司,可以提前锁定订单,保障未来的盈利能力。
外患:日韩巨头携新技术卷土重来
今年6月,韩国SKI集团首席执行官对外透露,SKI已对NCM(9:0.5:0.5)三元锂电芯进行技术攻关。配备新高镍电芯的纯电动车将在能量密度、续航里程等多方面得到提升。而反观国内市场,目前大多数国产动力电池企业尚未实现NCM811电芯的稳定量产。此次白名单取消,日韩巨头有可能从国产电池企业手中抢走高端纯电动车的电池订单。
内外夹击下,国内动力电池生产企业将承受巨大的压力,尤其是目前处于第二、第三梯队的电池企业。根据此前数据显示,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三家拿走了2018年全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装机总量66.67%的份额,中国动力电池产业马太效应早已呈现。而随着更多的车企加速电气化战略,新订单毫无疑问将优先抛给头部企业,马太效应进一步加剧。
有业内人士表示:由于取消了外资品牌的入场限制,同时受到补贴退坡的影响,2019年国内电池产业的淘汰速度将有所加快,到2020年,市场上可能只剩大概20家电池企业。对于中小电池生产企业来说,优化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开拓电动汽车以外的新市场或许是在市场中继续生存下去的有效途径。